如何利用LinkedIn領英發文獲取關注

我的貼文如何在LinkedIn上達到近200萬觀看與3萬+互動

好萊塢小宅女
7 min readJul 21, 2020

上集分享如何在LinkedIn上建立基礎而完整的帳號頁面,也說明如何透過Connection在LinkedIn上與專業領域的其他人Networking,對於職涯規劃及找工作都特別有幫助->建立LinkedIn領英帳號及Networking技巧分享

這次就來跟大家分享這陣子使用LinkedIn動態牆的心得技巧,順便分析最近我的一篇貼文分享是如何在LinkedIn上達到200萬觸及與3萬多互動,了解原因跟動機能讓大家更了解自己想透過何種方式在LinkedIn上發文。

LinkedIn跟Facebook, Instagram這些平台一樣屬於社群媒體,只是大家多半討論產業新聞與職涯規劃等工作主題,以此了解產業技能最新動態。一些大公司的員工會分享自己怎麼進入這家公司,人資會分享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資深工作者會提供年輕人幫忙審查履歷,或提供mentorship機會;另一方面,公司也會透過LinkedIn找尋客戶,瞄準對的人溝通(在NBC的主管就曾被agency聯繫說想介紹他們公司新的行銷分析平台),許多自由工作者也會收到工作機會訊息(過去實習曾在LinkedIn上查詢人才,提供選項給老闆),以下提供幾個這陣子經營以來的分享:

  1. 善用Hashtag#與@:就跟一般社群媒體一樣,大家在搜尋貼文時會用Hashtag,所以為自己貼文加上適當的標籤很重要,想要發文引起廣大關注,就必須去最近熱門的Hashtag裡研究裡面熱門的貼文。如果是貼文中有提到的公司也務必用@提及,這樣做貼文就有機會可以被其他也關注這間公司的人看到。
  2. 字數限制與文章格式:LinkedIn發一般動態是有字數限制,所以務必言簡意賅闡述好重點,而且#也是算字數內的,若要發更長篇的需使用文章Article。如果貼文較長也要善用分段,一個重點一個段落,結語先寫在前頭,讓大家可以在眾多貼文跟資訊中看到內容的重點,配合適當圖片也能為貼文帶來更多關注。
  3. 發文時間點:這是我陸續發文後找到成效比較好的時間段,我人位在LA時區,大約是下午四五點,這時候美國西岸的人快要下班開始滑LinkedIn,東岸的人剛下班吃飽也會看,台灣的人準備起床,所有會看到我貼文的人在這個時間點都有機會接觸到,所以在台灣或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可以透過幾次發文測試,瞭解會看自己貼文的目標群體什麼時候會接觸到,才能找到最好的時機。
  4. 常見的貼文類型:

(1) 產業動態分析:透過分享時事新聞與抒發個人觀點,算是最方便建立自己LinkedIn頁面內容的方式,在此推薦一個Duke校友製作關於LinkedIn Networking的影片教學: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CpeUz2adgI&t=308s,1:36 — 4:15的部分看他運用Google Alert分享產業最新資訊,同時只需寫上一兩句自己的想法跟觀察即可,對有明確想投入特定產業與工作的人來說可以充分展現自身能力與觀點。

目的:展現專業能力的判斷與分析,表明自己有持續追蹤產業近況,引起自身Connection或招募官的注意。

(2) 職涯近況:除此之外,大家分享自己得到哪間公司的實習與準備進入哪些公司就業(貼文配上夠厲害的公司Logo必定會引起迴響),或分享手上正在執行的有趣專案,畢業季也常見許多新鮮人會放上畢業照訴說自己這幾年來的學習,尤其是來美國追夢名校家境刻苦爾後成功的故事都很容易受人關注。因為今年疫情關係,有許多人臨時被裁員需要工作,所以也有許多人分享被裁員的經歷與發文提出工作介紹求助。

目的:跟在一般社交媒體上發文的心情差不多,尤其畢業文會有人藉此提出自己需要正職工作機會。

(3)職涯目標、故事、技巧分享:這個跟2不同的是分享自身過去的經驗,在講座中聽到的各類職涯技巧與觀察,或現在自己想改進的目標,提供協助進而引發同類人共鳴。上一段說過有工作經驗者會提出mentorship或各種職涯幫助,作為他們近期目標與責任,也算是第三類型的貼文。

目的:與更多同類型的人進行交流互動,抒發、展現、完成自身價值。

再來就是分享我近期的一篇貼文是如何達到近200萬觸及與超過3萬次互動,貼文類型偏向第三種。

貼文連結/成效截圖(截至7/19為止):https://www.linkedin.com/feed/update/urn:li:activity:6683882182706106368/

LinkedIn Post
貼文截圖,其實只是為了發佈文章有個好看點的縮圖才放的,全文請點連結
LinkedIn Post Result
貼文成效可看到觀看次數(觸及)、互動、留言以及都是怎樣的人看到這則內容

在這次貼文前其實就有陸續經營LinkedIn,包含離開前一間公司,拿到NBC環球實習、畢業照分享(都是第二類貼文),畢業後開始分享參加學校講座聽到業界人士/招募官分享履歷與面試技巧,當初怎麼進到NBC環球的過程,開始走向第三類貼文,比較少發第一類貼文的最大原因就是,懶^___^ +我覺得別人會看到的成效還是少一點(尤其是我還沒有特別要專注在哪個方面)。

至於會發這篇是發現因為在觀察熱門Hashtag中(像是#jobsearching, #classof2020, #careertips),發現因為最近疫情,有許多人失業,會發求助找工作,不然因簽證問題要離開等貼文,整體分享都很愁雲慘霧,因此一方面是想順勢分享自己過去兩次被開除的經歷,一方面也是透過這篇貼文鼓勵自己在這艱難狀況下繼續努力找工作,想想自己過去已經歷過許多鳥事,最後也都有好的歸宿,希望同樣的困境有一樣奇蹟般的結果。

貼文一發出去的兩個小時內,迴響都跟之前差不多,我透過按讚所有留言+回應以維持自身貼文熱度,然後我就跑去看兩小時的電影,沒想到等看完大概晚上十點,就發現互動爆衝到快一千,很多人給我的回饋是跟他們過去的遭遇很像,但是佩服我很勇敢在LinkedIn上說出來,並且是正面心態去應對這個挑戰

截至目前為止收到近四千個Connection Request,尤其第一週每天早上起來都會有130個以上,但我希望我的Connection仍以行銷或一些在我想去的公司上班的人,所以才說Title很重要,因為真的得很快晃過去,如果沒有私訊我,Title也沒有吸引我的話,可能是不太會加(至今大概加300人左右),有看到別人分享說不應該這樣挑選Connection,不過既然是為了自己的職涯規劃,想必還是希望能夠做最有效的運用。

但我覺得這篇貼文頂多達到個里程碑,不算成功

原因是看到貼文的人大部分是工程師,或非位於美國的人(可以看上圖貼的成效),其實對我的生涯發展幫助有限,雖然有聯繫到一些想接觸的目標(人資/行銷工作者/娛樂產業與科技產業行銷工作者),但能幫助我的並不多,大概後續有交流的約十個內,所以才說這篇貼文不算成功,的確被許多人看見,不過估計是貼文性質,希望以後運用Hashtag跟內容吸引到更多業界人士。

另一個能夠運用的大概是在面試時,也能聊起最近有在LinkedIn上完成這樣的成就,讓面試官印象深刻一些,同時也表明自己的樂觀正面積極態度,對面試官來說也算加分。

下次可以來跟大家分享一篇問題集——如果想跟人Connect通常可以問什麼,以及適合新鮮人了解的——分別該問人資跟招募官什麼問題比較好,可以針對疫情詢問了解公司及該職位狀況,加上最近剛開通LinkedIn Premium,也會順帶分享一些心得作為LinkedIn三部曲的尾聲。

--

--

好萊塢小宅女

出生台灣🇹🇼現居美國🇺🇸,好萊塢電影電視發行x行銷數據分析x策略發想,愛看各國電影與劇集,攝影及旅遊超過20個國家